刘德华成炮灰,我看不OK

首页 » 电影 » 正文

原标题:刘德华成炮灰,我看不OK

关 注 电 影 派,和 片 荒 说 拜 拜

电影派

Vol.4075

今年春节档有个现象引人注目。

撤档。

其中最让人觉得可惜的是《红毯先生》,累计票房仅8420万元。

从质量来看,《红毯先生》挺不错。

业内外的人也都说,它的气质与春节档的氛围不符

其实换个角度,这种影片的加入,也让2024年春节档更多元了,给了观众更多的选择。

而抛开票房与话题争议。

派爷还想再为《红毯先生》多说一些话。

原因也很简单。

这部电影在国产喜剧破局。

它做到了不迎合、不讨好,坚守住了创作者的表达追求。

《红毯先生》

跟导演宁浩最为人所知的电影不同,《红毯先生》既不疯,也不狂。

它聚焦于娱乐圈,试图从一个明星的视角出发,去呈现这个圈层的运作方式与荒诞底色

01

优雅的喜剧

在访谈中,宁浩形容《红毯先生》是一部“很有礼貌的喜剧”,也多次用到了“优雅”一词。

无论是外观还是内在,观众应该都能感受到这种气质。

影片开篇是一场盛大的颁奖典礼,宁浩花了很大的篇幅去展现搭建场馆、铺设红毯的细节。

画面极简,运镜缓慢而稳健,一切都很优雅。

影片的故事集中在刘德华饰演的巨星刘伟驰身上,这个名字是刘德华、梁朝伟、周星驰的简称,意思是,他是娱乐圈演员的缩影。

宁浩团队在设计故事时很显然借用了刘德华的经历。

比如在颁奖礼上被主持人cue到,好似暗示他是影帝,奖项揭示后却是他人。而刘伟驰用高情商发言化解了这一尴尬处境,非常优雅。

再比如刘德华的隐婚,也加入到故事之中。

《红毯先生》涉及到了很多人群,比如演员、经纪人、导演、编剧、村民、资方、UP主、公关、网友……

不过,影片的重心并非树立起网络时代的众生相,而是想着重探讨一个话题:沟通,更准确说,是沟通的失效。

比如,作为演员的刘伟驰想拍农村题材,目的明确,拿奖

导演林浩(宁浩 饰)关注的是大棉袄。

在讨论中,刘伟驰想加入父爱的元素,这与导演的原本设想相距甚远。

于是,沟通变成了妥协。

刘伟驰应导演的要求去农村体验生活,却因为名气太大而被重重围观。

在农村,他遍地粉丝,啥话没说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体验生活的意愿随之成了泡影。

更窘迫的是,农民粉丝送给刘伟驰一把刀,被他随手扔了,一片心意被辜负。

因为阶层差异,沟通再次失效

此外,资方对创作横加干扰。

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让导演加动作戏。

林浩心中不服,但只能听从。

谁让对方是给钱的主儿呢。

没有沟通,只有命令。

此外,还有一些细节。

比如刘伟驰与拍摄短视频的up主暗生情愫,干柴烈火,但因为他怕过程被对方拍摄下来以作为要挟工具,几番退缩。

以及,刘伟驰为了彰显演员的敬业精神而亲自骑马,但在拍戏过程中摔下马来,马也扑倒在地,“顶流虐马”的争议在舆论场甚嚣尘上。

总之,不管身处任何阶层,不管是什么身份,人人各怀目的,相互难以达成信任,沟通接连失败

在当下这个时代,电影人还有这种初心,难能可贵。

但因为议题非常严肃,相应的观众少之又少。

这种结局,与影片所讽刺的现象又有颇多相似之处,但对资方而言,或许只能苦笑吧。

02

金棕榈的阴影

严格分析,《红毯先生》也存在不少问题。

这要对比金棕榈影片《方形》来说。

不管是外观、主题,还是一些人物关系,甚至是配乐方式,《红毯先生》都似乎从这部大作中汲取了灵感。

举个例子。

《方形》开篇,有个美国女记者采访男主克里斯蒂安,后来,两人发生了一夜情。

女记者想帮男主扔安全套,男主如临大敌,似乎怕她挪作他用。

这场戏涉及到了阶层、沟通等议题。

《红毯先生》中也有类似的人物关系和戏剧桥段。

刘伟驰到up主家里做客,原本两厢情愿,却因为刘伟驰的顾忌,导致一段情缘沦为尴尬的攻防战。

这是相似之处。

区别在哪?

在剧作上,《方形》的故事线索更加清晰,戏剧核心更为集中,它想探讨的是平等/平权的不可能,从一次戳穿中产阶级伪善的面孔

克里斯蒂安想办一个“方形”的装置艺术展览,理念是在方形中,人人平等互助。

方形,成了母题的视觉意象

但在现实中,男主被一次次打脸。

他在广场(更大的方形)上,手机、钱包被偷走。

为了找回自己的东西,他写了威胁信,并放置于定位所在的小区的每一户,并直接导致一个男孩被家人质疑、叱骂。

男主与男孩的对话,充满了权力上位者的傲慢,沟通失败

再从男主与乞丐的相处,均可证明,方形只是上流人士艺术化的理念,是想象中的乌托邦。

另一方面,在一次大型聚餐(场馆也是更大的方形)中,男主准备了“还原野生动物本性”的节目。

演员失控,欲非礼某位女士。

一旁的上流人,最初只敢旁观,最后才蜂拥而上,暴打演员。

这场戏同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上流人士衣冠楚楚,却没有仗义出手的勇气。

而后面的一番争斗,再次说明了“方形”(平等互助)的不可能

对比《方形》就会发现,《红毯先生》在展示娱乐圈众生相与表达沟通失效之间进退失据,并未做到很好的平衡。

最终,影片只能靠那头猪的奔走、坠落,来渲染故事情境的荒诞感

对于《红毯先生》。

派爷的感受是,它是一个好的起点,但还不到佳作的水平。

03

疲惫后的求变

不过,放在今年的春节档,或者说国产喜剧领域,《红毯先生》有其重要的意义

派爷在写《第二十条》时曾说过,为了迎合档期氛围和下沉市场趣味,张艺谋显然做了妥协,他给雷佳音、马丽加了大量的吵架戏。

这些戏码有其作用,但内容过多。

最明显的就是挤压了公交司机那条故事线的篇幅。

对于一部商业片而言,讨好大众并非什么大错,而且张艺谋已经努力赋予了戏剧含义。

而这,曾是宁浩的拿手好戏。

比如“疯狂三部曲”,比如《心花路放》。

《红毯先生》可贵在哪呢?

这一次,宁浩选择背对观众。

他讲的是圈内的故事,普罗大众对此并不太关心。

严苛点说,那些资本游戏、名利之战,其实也缺乏想象力,没有给出更加让观众意料之外的猛料。

那么,宁浩为何要这么拍?

派爷大致总结为三点。

其一,他是想跟伯乐合作一把。

当年正是刘德华投了《疯狂的石头》,一个类型片高手才那么早得以诞生。

其二,他厌倦了疯狂系列那种声嘶力竭的沸腾、躁动与张狂,想提供一种新的喜剧样态。

于是,才有了这部优雅喜剧。

其三,他是真的有话要说

我们当今所处的是一个分众时代,我们通过手机、pad、笔记本等各种移动终端接收给定的信息,并在大数据算法的操纵下,不断深化既有的观点与看法,逐渐被困在信息茧房之中。

于是,不同圈层的,甚至同一圈层的人们之间的距离被逐渐拉大,沟通变得愈加艰难。

此外,电影也早已祛魅了

几乎所有人都被五分钟说电影冲刷过,几乎每部电影的主角都成了小帅、小美和小壮,几乎大家都已经了解梗概便已看过了电影。

更关键的是,每个人有机会成为“生活的导演”。

他们拍摄身边的人与事,其真实感与生动感,让很多专业导演都叹为观止。

似乎就是在这种种因素的推动下,宁浩回到了自己熟知而大众不一定了解的娱乐圈,通过这一圈层的事,提供不一样的世界观,尝试不同的电影样态,并试图剖解当下的时代症候

比如,前面提到的沟通失效。

比如,网络热词对大众语汇的重塑。

比如,认真专业的态度,在造梗娱乐面前一文不值。

再比如,资本的傲慢。

反而是在如此复杂而喧嚣的时代下,宁浩愿意“自废武功”,抛弃疯狂喜剧,重新探索喜剧电影的可能性,认真分析人们生活中的困境,并为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挣得尊严。

即便他的勇敢,换来的是门前冷落。

但这份魄力,值得钦佩。

派爷期待着《红毯先生》再次定档的那一天,到时候一定再次购票支持。

为了有追求的电影,OK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rooshz.com/artdetail-190.html
 推荐视频

两个罪人和一头骡子

凯姆·吉甘戴 Chantelle Albers 汉娜·詹姆斯 科德·纽曼 巴克·泰勒 

飞向宇宙巴斯的浩瀚无垠之旅

彼特·道格特 安格斯·麦克莱恩 Galyn Susman 安德鲁·斯坦顿 李·昂克里奇 

地狱犬

伊娃·哈密尔顿 安娜·哈尔 Dana Kippel

血红海岸第一季

让娜·古尔索 尼古拉斯·迪佛休尔 陶菲克·杰拉巴 茂萨·马斯克里 佛洛伦丝·托马辛 

凶宅清洁师

洪永城 傅嘉莉 郑俊弘 李成昌 欧阳伟豪 

婚礼年

萨拉·海蓝德 泰勒·詹姆斯·威廉姆 珍娜·迪万 马特·夏夫利 安娜·坎普 

友情的游戏

贝拉·索恩 佩顿·李斯特

独唱

卡罗利娜·克雷申蒂尼 皮埃拉·迪格利·埃斯波斯蒂 安杰拉·菲诺基亚罗

那一天

宋伟恩 黄隽智 张瀚元 刘韦辰 于子育 

变形金刚超能勇士2

Don Brown 吉姆·拜恩尼斯 加里·切克 伊恩·詹姆斯·科里特 大卫·卡耶 

变形金刚猛兽侠1

Jim Byrnes Gary Chalk Ian James Corlett

卧底跑男

艾里克·巴弗尔 伊丽莎白·霍尔姆 杰西卡·艾莉 克里·梅德斯 纳吉·杰特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